
2022 年,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跨越山海,勇毅前行,在校企合作、教学研发、招生就业、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留下了丰硕成果和珍贵回忆。站在时间的交汇处,让我们拾取记忆碎片,回顾这一年金通大事件,看看金通人这一年为梦想奔赴的模样!
学习二十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0 月 16 日至 22 日在京举行。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题,恪守立德树人、为党育才的责任使命,务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践行教育强国、民航强国培养合格接班人而团结奋斗。
平台优势

集团 2022 年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董事长焦殿成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同时,集团还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职教分会航空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高校航空就业分会会长单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会员单位。
借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民航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等优质平台,积极寻求专业上指导、资源上支持、战略上合作,从而不断增强集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就业保障

2022 年,集团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暨供需对接就业活动。在就业形势的严峻时期,集团积极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邀请 500 余家航司及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招聘,就业签约达 21600 人次, 2000 余名大山和草原的莘莘学子成功就业,真正实现“人人有岗、一人多岗、精准就业”。
由此,集团凭借二十余年的矢志积淀和探索实践,成功入选教育部《 2022 年第二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名录,成为“金通航空培训模式”的新起点。
高端论坛

2022 年集团作为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第一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全国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中国航空旅游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四项论坛的发起者、参与者和投资方,汇聚行业专家、教育精英共同探讨产教融合、就业育人、职业教育、航旅融合的体制和模式,不断提升产学研水平,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校企合作

2022 年,集团保持稳中求进、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与 6 所本科高校、 6 所高职和高中(中职)院校新签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与十余所原有合作院校续签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现已形成拥有 57 所本科院校、 52 所高职院校、 33 所高中(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规模,现已建成与 500 余家航司企事业单位的供需对接就业的合作关系,初步构建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就业畅通的立体交叉网络, “ 金通就业育人模式 ” 得到高水平发展。
招生录取

招生工作是集团校企合作办学事业的最根本、最前端、最关键的环节。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艺术类专业考试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严谨规范配合学校顺利完成全部线上线下专业面试工作。2022 年合作院校招生录取人数再创新高!规模达 15000 人!为后续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充分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合作院校在校生已达 4.4 万名。
教学教研


2022 年集团获得各类成果 125 项。其中,校企联合申报教学成果奖 12 项(其中 3 项正申报国家级),成功立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批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9 项,立项第二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22 项,集团 3 项命题首次入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成功获得中国交通教育研究院团体标准 2 项,校企共建精品课程 13 个、专业教材 7 本,企业教师、辅导员参加校级、省级以及公司组的各类大赛获奖 37 项。校企合作专业学生获奖 3624 项。


社会影响力

2022 年 7 月 30 日, CCTV1 和 CCTV13 新闻频道分别重磅报道了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产教融合系列活动,集团董事长焦殿成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12 月 5 日,中国教育报用整版报道刊登了关于集团产教融合提升就业率的专题观察报道,大力推广高就业率及可复制可借鉴的金通就业育人模式。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北京卫视、陕西卫视、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的充分关注和报道,是对集团在校企协同育人、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高度认可。

国际交流

2022 年,在确定加强与美国加州波莫纳州立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集团联合韩国航空大学、阿联酋阿布扎比大学、阿联酋航空培训中心等海外名校机构,强强联动,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办学质量,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投资建设

集团2022 年正式确定在北京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投资 30 亿元建设河北廊坊航空职业学院和广慧金通航空培训中心项目,将于 2023 年 3 月动工建设, 2024 年投入运营。该项目将助力打造河北省、廊坊临空经济区国际化航空服务体系,推进全省产业及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京津冀航空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民航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辐射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