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廊坊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承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于7 月 26 日在廊坊市国安第一城盛大召开。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统一谋划。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对构建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来自教育部、省教育厅、政府领导、高校学者、企业代表等800 余人共同参会, 11 名专家发表致辞及主题演讲。本期,我们将推送来自同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郑庆华在大会中的演讲。后续,还会陆续推出其余 3 名代表的发言内容,请大家持续关注。
郑庆华 同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邀请,有机会跟大家分享同济大学在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今天下午报告的题目是共识、共创、共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所谓共识就是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一直在强调,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到二十大,都有产教融合这个提法,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共识呢?因为这项工作,其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形成理念上、想法上、做法上的一致,这是推进产教融合的根本基础。第二是共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需要平台,要强调谁来干,干什么,所以这个平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单一的高校或者单一的企业就能做到的,需要双方共同来建设。第三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过程当中实现高校企业携手,实现多方合作共赢。我认为这是一个基本的大逻辑。
那么作为一流大学,始终要两手抓,一手抓学术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就是要回答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提出的,培养学术大师,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基础学科人才等等这样一些,以学术创新为主题的拔尖创新人才。再就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等等这样一批卓越人才。
我想今天下午就这三个问题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和讨论。
首先,我们说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相应的经验和启示,为我们开拓创新提供有益的积累和帮助指导。大家知道人类有二十多万年的发展史,人类的文明史有五千多年,人类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衣食住行的问题本质上需要工程科学家,工程实践家,所以,正如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也是马克思目前的一个碑文,上面写到,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主要靠理论和学术,改变世界主要靠工程和实践。那么,钱学森的导师冯 · 卡门也有一句名言,他明确的回答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同的作用,他说科学的使命是揭示世界,是描述世界,而工程的使命是创造世界,改变世界。两者都非常重要,一个说清楚为什么,是什么,第二个说清楚怎么干,干什么。所以,工程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伟大实践,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伟大创造,可以说工程为人类生存发展,文明的存续繁荣奠定重要的基础。
第二个重要启示,是重大工程造就杰出人才。无论是美国的原子弹工程,还是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还是各种各样的国家的重大工程,其实都是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最好的平台。以两弹一星工程为例,我们国家从1956 年到 1975 年,前后只是用了 12 年时间就研究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以及人造卫星,应该说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真正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在两弹一星的过程当中,不仅突破了许多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像原子弹、氢弹的核技术,导弹的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的技术,推动了许多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与此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工程科学家以及工程师,为我们国家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和基础。
第三个启示是工程教育决定人类的未来。那么在2014 年,世界工程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有一段很重要的论述,他说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重大技术的创造和像万里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重大工程,都是当时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展示,对于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世界历史演进具有深远意义。所以,工程科技推动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游牧文明走向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了信息化时代。这是总书记在 2014 年世界工程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所以我们看到,工程科技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依然要通过工程文明创造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工程教育的责任越来越大。一方面,工程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益的工具,同时工程教育它承担的社会责任,甚至法律伦理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比如说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无人汽车,为什么我们还支持?现在技术上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但是我们还不敢真正在道路上行驶,就是因为法律制度方面还有问题。比如说无人驾驶出了事故,出了人命,那么这个责任到底应该谁来承担?所以这里面背后就是工程科技,已经不仅影响到生产力,也影响到了上层建筑,影响到了法律,甚至伦理道德的问题。
第四个重要的启示,是强AI 时代正在引领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我们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用蒸汽机推动了机械化,第一次实现了由机械化来代替人的体例劳动。第二用电气化解决了能源问题,第三是自动化革命,发端于上世纪 40 年代,主要解决了自动化综合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总结一下前三次工业革命,它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科技造物,物帮人类。也就是说人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研制出新的装备,进而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所以主要是在生产力上,代替我们传统农耕时代的体力劳动,更大的激发或者是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让人类摆脱繁重的危险的体力劳动。那么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将极大的促进,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在 5 月底的时候,美国高盛集团发布一份报告,其中提到一句话就是人工智能在未来若干年内将替代 3 亿劳动岗位,这对我们来说,无论对高等教育专业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招生计划,我认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五个重要启示是工程科技让中国走向世界,应该说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大国,同时,也是世界工程教育的大国,我们用三个三分之一来刻划今天我们的工程教育,专业类,工科类的专业展到三分之一,在在校生当中也占到了三分之一,全球在读的工科类学生当中中国也占到三分之一,这三个三分之一奠定了中国在全世界工程教育的大国地位。同时也有一个90% ,就是今天中国的高校, 90% 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工科专业。所以我们看到,工程教育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我们既要看到工程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在有些领域我们跟世界一流的教育相比,还有很多的短板和不足。这是一张中国工程、国际工程做的对比分析,看到有些领域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刚才我们简要的分析一下从历史角度看工程教育对于世界文明、对人类进步、对国家大国地位的重要作用。第二我们从时代发展,特别是在立足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之下开展工程教育的重大意义。
首先,我们说卓越工程师是影响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变量,这在二十大报告当中明确把卓越工程师培养列为七类人才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也认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不仅是有利于推动我们国家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事业的发展,也是破解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重要的一个手段和途径。大家知道从基础研究到真正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转化成为普通百姓能用的商品,这个中间,一共有13 个环节,而在这 13 个环节当中,高校擅长 1-3 节,最多 1-4 节,企业更擅长 8 节以后,中间 4 、 5 、 6 、 7 ,这四个关键的环节,往往是短板,有很大的缝隙,所以需要高校和企业相向而行,围绕一个共同目标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来,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也就是说今天,一方面我们对卓越工程人才、拔尖人才的需求一定是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引进国外高标准人才和关键技术,这个路径已经被堵死,必须走一条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创新发展之路,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再联系到同济大学的实际,同济大学创办于1907 年,最早是单纯的以医科为主,应该说中国的西医,南方起源于同济,北方起源于协和,后来发展到工科,进而发展到医工理文法,在上世纪,同济大学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同济大学整个医科体系迁到武汉,并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时,我们始终矢志不渝的打造优势工科,强调理工医文协同发展,所以在整个同济大学的发展历程当中,追究卓越、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始终是同济大学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和深刻的基因所在。应该说同济大学在国家的重大工程当中,真正把论文,把贡献写到了祖国大地上,无论是在大兴国际机场还是在港珠澳大桥,在上海中心建设,还是在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当中都有同济人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部 70% 以上的大的桥梁由同济人设计和建造, 80% 以上的轨道交通也是由同济人设计和建造,还有很多的重大的,比如说城市更新,今天像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也由我们同济人承担了很重要的任务。这就是一些标志性工程,同时像同济大学也参与了商飞公司 C919 的设计制造。
所以,简单的总结一下,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是破解产业链、产业链推动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人才链,人才链推动教育链,形成四块融合协调联动的需求,可以说是应时代急需、应国家之需、应企业之需。
第二部分内容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支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平台。首先,我们对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应该是有什么样的特征,做一个新的理解,做一个新的定义,我们知道工程人才首先是强调时代问卷,那么时代问卷是培养真正卓越工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也就是说今天的卓越工程人才不仅仅是工匠,同时也具有科学素养,具有人文素质,是建立在强大的基础学科,掌握基础学科之上。所以我们认为今天的卓越构成人才应该具有五个特征,第一是有信仰,要胸怀国之大者,怀抱技术创造世界、技术改变世界的信念。比如说ChatGPT ,就是由 80 多位技术理想者,他们一致认定,通过深度学习,通过神经网络就可以实现通用模型,有这样信念的人就能够全身心的推动科技的变化、科技的创新。第二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三是要掌握真正的业界最领先的技术。第四是效果有一套自我迭代更新知识持续学习的这样一套方法论。最后这样的人才他是行动派,他不是停留在嘴上,更重要的是从自己做起,带领组织一批能干事想干事的工程人才一起来干。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卓越工程人才,他既能解决当下复杂问题,也能谋划未来的复杂问题,既能解决国内的工程卡脖子技术,也解决国际共性的工程难题。这样的人才有没有?其实在历史上已经有不少楷模和典型,比如钱学森,他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工程师,比如说屠呦呦,美国的乔布斯、马斯克等等,还有同济大学的校长等等,即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为情怀献身,同时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掌握工程技术能力,又是行动派,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国家最为迫切也是大学应该担当起来的责任和使命去培养去打造。
当然培养这样的人才,要靠大学和有强烈使命感的企业共同担起这个责任。作为大学来说要破解三个问题,主要是学科结构要能够支撑新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二创建新的产教融合学科培养的模式,第三有效的将企业问题转化为高校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课题,两者要进行深度融合。首先从高校来说,我们都面临着学科专业如何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问题,因为今天大学的很多学科专业都是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很多产业的前沿科技,已经领先于我们的教材,领先于我们的实验,领先于我们校园内图书馆能够给大家提供的知识。所以传统工程人才和市场之间,社会的需求之间,企业的需求之间已经形成了错位,这是我们当前必须要面临的现实问题。第二是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脱节,在前几年中国工程院组织了一批院士专家,专门就工程人才和学术人才他们的成长成才作为调度,这两类人才他们成长规律是不一样的,工程人才成长的周期,长于学术人才,而且这两类人才他们的学术生命期也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两类人才也有个共性的特点,就是都需要大学的培养和进入社会以后持续的成长与发展,光靠大学不够,单一的靠企业也很难成就。所以这两者之间要形成协调互动。破解理论和实践、研究和需求、学校和企业三者的脱节问题。比如说生产28 纳米的集成电路的芯片,需要 1200 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对工程人才他们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大学培养的人才,怎么样适应企业的需求,企业出的题目高校如何回答,我们的人才培养,无论是在教材,在培养方案,在实训平台方面都要进行改革创新。
第三,校企合作机制难以实现成果的有效转化。这就存在两个一公里的问题,就是开始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开始一公里指的是选题有没有找准,最后一公里指的是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企业的产品线、需求之间如何实现对接的问题。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和企业坐到一起,形成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才能更好的破解。
那么怎么样破解呢?同济大学围绕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国际工程师学院的建设,我们提出了一套思路和办法,就是我们主要是围绕三个目标,一个是要发展学科专业的新方向,要创建新的机制,要打造新的生态,围绕这三个目标来实现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模式创新、内涵创新、机制创新。新方向的核心就是用人工智能来赋能传统的学科和专业,因为无论是传统的土木工程建造、规划、设计、机械等等,它都面临着学科的内涵转型升级的问题,而且,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物联网、万物互联互通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用新的思想、思维来规划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这是现在大学首先要破解的一个难题。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校内要进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对外要实现产教协同联合,对国际要跟国际的一流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以及在学术生态、专业建设这些方面进行联合和合作。所以从三个途径来推动卓越工程师建设。
首先在人工智能学科方面,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按照天空地海,按照刚才武世兴司长讲到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逻辑推动学科专业的内涵升级,首先围绕前沿性,我们将传统的土木工程通过智能化、绿色低碳还有韧性城市这些新的理念和方式,从传统工程进一步升级到智能建造,从交通工程朝着智能交通、智慧交通方向发展,将传统的机械制造提升为智能制造等等,这些内涵的升级是当下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第二是打造革命性新学科方向、新产业内涵,按照新工科内涵围绕五个方向进行内涵升级,比如智能汽车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但是在学科专业过程当中并没有,因此围绕智能汽车我们怎么样推动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材料工程专业、发动机方向还有智能控制等等,这些内涵,这些学科专业,汇聚到职能汽车这个方向来培养人才。这是一个,打破传统的学业办学科、办专业的单一模式,而是由多个学科、学院系统来协调联动,围绕某个产业培养某个方向的人才。第三是面向新文科革命产业变革,培养新的学科专业。对标刚才武世兴司长讲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实际就是要对学科专业内涵进行转型升级。
而开展这样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要改变我们的招生、培养、评价、使用四个核心的环节。从招生来说,单一的由学校说了算变成围绕企业的需求,共同组织校企双导师评价和招生政策,所以我们认为,是要共商需求,项目牵引,共订标准,共同考核,这个招生模式要发生变革,尤其是研究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在培养环境,我们首先要解决本研贯通、工学交替、双向协同以及国际合作。在评价环节,是重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方向一标准,引入行业专家,改革答辩方式,对工程硕士、工程博士来说这尤为重要。在使用环节要联合企业,优先聘用,把使用人才从本科生培养阶段就开始进行引导,进行有组织的,把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跟工程实训、产品研发这条路贯通。
再一个是建立从立项到成果转移转化的新生态,最终的目的是让企业真正拿出真问题,把真需求变成真问题,而同时企业也实实在在的拿出支持这个问题研究的科研经费和人才培养经费。配备企业导师,这个导师实实在在参与招生、培养,论文的选题、评价等系列支撑,真正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最终是实现两家事、一家办,真正做到科研即育人,育人即科研。我们认为这个模式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认为,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和以往的,因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这个概念提得很早,跟之前我们认为在选拔方式、培养模式、责任主体、评价标准这些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改革和创新。
最后我想通过这种模式,推动政府、高校、企业、产业的协调和联动,共生发展。因为这项工作,其实是光靠企业做不了的,光靠高校也做不到,光靠政府也很难做成,必须形成一个闭环联动的机制,真正形成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的一种新的机制和生态。
因而,要围绕政府、高校、企业这样一种新的生态来打造一个全新的链条,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合作共赢。
我们认为这样一种模式,它应该真正实现未来卓越构成人才新的培养模式和新的生态,我们根本目的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研究来自企业的真问题,产出真的研究成果,并且服务于企业的发展。这也是一种新的模式,应国家之需,企业急用,双师协同,四共四通。四共就是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所谓四通就是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和政策畅通,让学生在真正实战的枪炮声中锻炼成长,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培养兴趣,激发情怀,锻炼才干。
所以,这项工作我们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是高校在新时代推动人才培养自主创新,实现为自立自强作出贡献的重大举措,我们同济大学将努力作为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基地,做好这项工作,也请大家帮助指导和合作共赢,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