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出发,无需转乘飞机,就可以直接到达世界。随着直飞澳大利亚、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等国际尤其是洲际航线的开通,深圳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4日,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广东、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深圳机场的国际航线依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加快城市国际化的进程,要从破解航空困局着手。
现状:深圳机场国际旅客远少于国内旅客
在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中,四通八达的航空运输网络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之一。仔细分析全球排名前20的大城市,可以发现他们全部都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
2013年新航站楼启用后,当年深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就超过3000万人次。深圳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业务部总经理龙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民航业旅客吞吐量大,但是航线结构不合理,国际航线严重匮乏。统计数据显示,深圳机场国内旅游与国际旅客的比例约为96.6:3.4。
“深圳机场的发展已经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身的资源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华昱集团总裁麦庆泉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专门提交了有关建议。
在他看来,深圳机场国际航线尤其是洲际航线严重不足、航班正常率偏低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服务城市发展战略的要求,深圳机场现有的干线机场定位,与深圳城市国际化高速发展极不匹配。
原因:机场定位低,影响深圳国际航线发展
“长久以来国际航线成为深圳发展的短板,首先是观念问题。”多位长期关注民航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在分析深圳国际航线发展滞后的原因时说,“南有香港机场、北有广州机场,很多人认为深圳没有必要发展国际航线”。
麦庆泉代表为此专门提出,多枢纽机场系统是城市群机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世界级航空枢纽城市的重要特征。全球重要的城市群大多都形成了“双枢纽”或“多枢纽”机场体系(如纽约、伦敦、东京)。我国目前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群,前二者已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成为其国际化腾飞的重要引擎,唯独珠三角地区仅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国际航空枢纽。
据了解,新航站楼启用后,深圳开始大力发展国际航线,但是机场定位低却制约了深圳国际航线的发展。在国内民航管理中,北京、上海、广州是国家门户机场,成都、昆明、武汉等是区域枢纽机场,深圳现在的定位是干线机场。在国际航线资源分配时,航空公司优先考虑门户机场,其次是枢纽机场,干线机场难以优先配置。
建议:将深圳机场升格为枢纽机场
“深圳机场的升格是快速提升珠三角机场群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有效途径。”麦庆泉代表建议,珠三角城市群应从顶层设计和整体市场需求出发,合理布局航线网络和提升航空服务水平,将珠三角地区主要机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航空枢纽,全面提升珠三角航空枢纽的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全球航空市场的地位,获取我国在全球航空市场更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全国政协委员梁志敏一直以来也十分关注深圳航空业的发展,他也力挺深圳机场“升级”。梁志敏委员说,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深圳国际航线突破发展“困局”,深圳经济总量稳定在全国前列,产业结构调整也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了腾讯、大疆、比亚迪、中兴、华为等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深圳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成果显著,全市的产业机构正在向高精尖领域发展。这些产业和企业都是跨国运营,为国际航线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海雅集团董事长涂辉龙也认为,将深圳机场升格为枢纽机场,成为珠三角地区的又一国际枢纽,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深圳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可主动承接香港航空市场外溢功能,可在更高层面与香港开展洲际航线合作。他建议加强管理,为深圳机场升级以及增加国际航线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