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备受关注的国产大型客机搬新家了:从中国商飞公司浦东总装基地来到了试飞中心。从空间距离看,这两个地方近在咫尺,但从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进展来看,可谓是进入了崭新阶段。据悉,自C919首架机总装下线后,项目在系统集成试验、静力试验、机上试验、试飞准备等几条主线稳步推进,并通过中国民航局向欧洲航空安全局提交了型号合格证申请,正朝着首飞目标冲刺。
去年完成首次滑行
“C919首飞任务很重、难度很大、时间很紧。我们别无办法,只有拼了!”C919项目总装制造一级综合项目团队成员王辉说这句话的时候,时针已指向凌晨一点。在这之前的许多个夜晚,总装车间始终灯火通明。2014年9月19日,C919首架机正式开始结构总装工作;2015年11月2日,这架飞机完成总装并下线。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C919大型客机项目完成了全机通电、2.5G机动平衡工况限制载荷静力试验、发动机点火试验,完成首次滑行,做好了首飞准备。
比如全机静力试验,为的是验证飞机在起飞—爬升—巡航—下降—降落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的外力作用下,是否具备安全飞行的强度、刚度。通俗地说,就是检验飞机的抗压能力和承受极限。2.5G静力试验就是验证飞机在2.5倍重力情况下的承载情况。
在现实中,对飞机进行“折磨”,不是随意地破坏,而是在严格的标准下,全方位测试飞机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在试验现场,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和管线等束缚着飞机,工程师们通过对飞机各个部件施加拉力或压力进行试验。试验中,
飞机的一些部件会被拉伸、弯曲数米,看上去“惊心动魄”,完成后飞机又会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在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性试验中,飞机的部件会被破坏,工程师们则会记录下它们剩余的强度数据。
订单数已达570架
由于中国民机制造重新起步较晚,面临的困难很大。此前在ARJ21新支线飞机的静力试验过程中,曾一度遭遇严重挫折。“所有人都蒙了,不知道发生了
什么事。”当时负责机身强度、如今已是C919大型客机静力试验项目负责人的朱林刚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段“黑色”时光,“很痛苦,非常痛苦,每一个人背负的压力都特别大,压抑得喘不过气。”关键时刻,项目团队从失败中走出来,重新振作,通过创新和拼搏,攻破难关。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立了至2020年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目标,其中,按照“支线飞机—单通道干线飞机—双通道大型干线飞机”的发展路线,稳步推进民
用客机发展。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新舟涡桨支线飞机等一批重点产品实现产业化。其中,C919将通过技术转移、扩散、溢出,促进中国各地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融合升级,为整个产业链的体系发展奠定扎实根基。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商飞与东方航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东方航空成为C919大型客机的全球首家用户。浦银租赁向中国商飞订购20架C919大型客机,中信金融租赁向中国商飞订购36架C919大型客机。截至目前,C919大型客机订单数达570架。